弹指一挥间,2021年国考笔试渐渐临近。虽然在新冠肺炎的冲击下招考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延误,但是在居家“隔离”的这段时间,很多学员依然在抓紧时间进行备考。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高效率的备考能够帮助同学们打实基础,提升应试水平,助力广大考生在未来近乎惨烈的国考笔试环节脱颖而出。下面,华图教育的老师就结合日常教学中同学们在归纳概括题方面常见的高频问题,给大家把脉问诊,分享一些备考的实战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归纳概括题失分常见误区
我们先来看一下,在课堂教学中一些同学写的作业题目答案。
案例一:
2014年9月河南省考申论真题第二题:请梳理概括“给定资料2—5”中显示出的“垃圾难题”。其中材料2中与这么一句话:(这段话前面是关于××村建筑垃圾运输及处理的案例)记者梳理相关报道发现,各地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的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那么,咱们的学员在书写答案时候就直接把这句话抄写上去了,或者写成了“各地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的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这句话的表述表面上看着很“正式”(抄材料),但是仔细琢磨的话是经不起推敲的,也就是说概括的还不够精炼,也不够准确,里面的修饰语如“……的现象有一定的……”这些则显得多余,甚至啰里啰嗦不够精炼,不符合题干信息“有概括性”的要求。
案例二:
2010年国考申论真题材料1中第2段中关于:海洋污染的治理难度非常大,特别是像渤海这样的内海,海水封闭性强,自身交换能力差,一旦污染,它的自我更新周期至少需要15年。在概括《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近期目标难以实现的原因时,有的同学则直接以“渤海是内海,海水封闭性强,自身交换能力差,一旦污染,它的自我更新周期至少需要15年。”作为答案来呈现。这个答案也是错误连连,首先是不够精炼,显得比较冗长。再者就是15年这个数字没有进行有效的概括提炼,实则是没有向考官展现出来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提炼加工能力。
这两个案例只是课堂教学中学员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的代表之一,但是背后则反映出考生对归纳概括题的理解和把握存在认识不清、研究不透、把握不准的短板。我们都知道,在申论考试中,概括能力不仅仅体现在归纳概括题目中,而且也是作答好其它题目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题目包括分析题、公文写作和大作文都是概括能力的一种延伸。但是不幸的是,当前在面对这类题目时,存在着老师不够重视(教学中花费时间较少)和学员不够重视(就是简单的理解为抄材料、训练的量不够)的双重误区,这也导致了这类看似人人都能拿分的题,实际上则变成了失分、丢分大项。
二、归纳概括题的话术特点
归纳概括,实际上就是对材料去粗取精、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个思考加工过程。在对申论材料有着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解的基础上,在对语言的组织上也至关重要。在这里要重点强调的是:概括题的语言要尽量采用客观化的描述,也就是在忠于原材料的基础上尽量使用说明、陈述、描述的方式对答案进行呈现。这里不需要文采修饰,不需要句式工整,更不需要主观臆断、过度引申和评论万万要不得!
比如:在2014年9月河南省考申论真题第二题中梳理概括“给定资料2—5”中显示出的“垃圾难题”时,在垃圾产生方面:1.短命建筑较为普遍,产生大量生产性垃圾,随意倾倒现象严重; 2.生活性垃圾随意倾倒严重,垃圾遍地; 3.过度包装现象严重,产生了大量的生活性垃圾。这里面的答案就相对比较精炼,单刀直入,避免拖泥带水,把存在的“垃圾难题(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直接呈现即可。
在2010年国考申论真题第一题在概括《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近期目标难以实现的原因时,则是“渤海是内海,海水封闭性强,自净能力差,自我更新周期长。”这样既准确又精炼。
三、归纳概括题的写作技巧
归纳概括题答案的书写,秉承着在对原材料自身意思理解准确的基础上,力求简洁明了。在对试卷答案和高分学员特点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我认为若要在这类题目上取得高分,重点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突破:抓关键词能力。
因为考官那里是有赋分参考的,而申论又是主观性的题目,我们不能直接命中答案,但是可以拿捏好其中的关键词,也就是高频词汇,比如在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汇,或者高大上人物说的核心信息,或者能够体现该部分材料中心思想的词汇,只要抓住了这个“牛鼻子”,答案的准确率自然就有了保障。
这就需要考生在于阅读材料时秉承一个原则:能抄材料原话原词的优先考虑;若不具备该条件可以抄一部分关键词,再自己组织些其它的语言,使之前后构成一段完整的意思表述;最后比较难的就是若整个文段都没有有效信息,则需要结合对材料的理解进行书写,不过这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不断的训练方可。
概括题是基础,更是关键,打好基础做好基础性工作,是后期得高分的不二途径。也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后,对你的学习备考有所启发。更希望所有人都能在这个特殊时期,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以自身的努力给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