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概括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作为申论学科的“任督二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上一章节我们说到,归纳概括能力是贯穿在所有题型的始终的,并不仅仅局限于归纳概括题里面。那么,归纳概括能力在各个题型中是如何应用的呢?
一、弱化“划分题型的分别心”
基础班阶段,我们作为初学者,会学习如何划分题型,可是到了拔高班,就应该断了“划分题型”的念头。因为在命题人眼里没有题型的分别。作为考生,要想明白归纳概括能力在考试中如何应用,首先就要抛开题型的差别。例如“谈谈老马是如何当好基层绣花针的”这个题到底是概括题还是综合分析?“谈谈对企业发展速度的认识”这个到底是词句理解还是评价分析?“给划线部分内容补充完整”又是什么题型?当我们在拔高班次明白“划分题型”无意义后,便能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能做到“分析命题人的意图”了,进而游刃有余地答题。当然,在基础班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和答题,我们可以按照题型的答题思路作答,可是到了题海和冲刺的拔高阶段,就要学会领悟“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境界了。其实纵观整个申论“五种题型”,我们会发现,所有的答题思路归结起来就一句话,即“问什么答什么”。就连议论文也不例外,我们提炼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时,就是体现了我们的归纳概括能力;而我们用分论点的内容进行分析论证时,就体现着我们的综合分析能力,所以,学会弱化“划分题型的分别心”至关重要。
二、归纳概括能力的具体应用
归纳概括能力在所有题里面的直接应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抄材料”,二是“通过分析自己概括”。前者是纯粹的概括,后者掺杂了综合分析的能力。如“根据给定资料1-2,简要概括差异化考核对G市发展的推动作用”这道题。其中一个要点为“干部工作有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这句话就是从材料中抄来的,而我们在概括时,仅仅是将那个要点所在的段落划分为总分结构,抄取总句,舍弃分句,即成答案。另外一个要点为“差异化考核还让优
秀干部得到表彰,实现了人尽其才、赏罚分明”。这个要点是根据文章的最后一段通过分析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的。这一点体现了归纳概括的第二方面。
在我们各个省份的联考中,命题人的命题趋向有所不同,处于我国地势第二、第三阶梯的省份,往往是以“抄材料为主,分析为辅”,而在一些自主命题的省份中,如江苏、个别年份的辽宁、四川、陕西、山东、浙江等省份,经常是抄材料和分析各占一半。此外,在国考申论命题设置上,抄材料的能力和分析能力也是各占一半。所以建议考生复习时,要把握主次和重难点,有针对性的攻坚克难,切不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