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悄然结束,工作日里的我们依然对春节恋恋不舍,那么,还是别忘记从公基备考的角度来说说这个节日吧,尽管我知道你不愿意面对备考的事实,然而,你还是要淡定淡定地听小编把话讲完……
春节在公基考题中一般有两种呈现方式:
第一种是考查与春节相关的传统节日考点,如节日习俗、诗句、讲究等具有特色的知识;
第二种是考查与春节有关的文化现象背后的哲学道理、文化理论、历史典故等更具深度的内容。
那么,我们具体来看:
考点1:春节与诗词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中国节日,古往今来,无数诗人墨客留下了对春节的名篇佳作,小编今天就按照时间顺序来给大家梳理下那些常考的名句。
时间 | 朝代 | 作者 | 题目 | 名句 |
腊八 | 南宋 | 陆游 |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
南宋 | 赵万年 | 《腊八危家饷粥有感》 | 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辰。 | |
清 | 顾梦游 |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 |
腊月二十三/四 | 晚唐 | 罗昭隐 | 《祭灶》 | 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 |
民国 | 鲁迅 | 《庚子送灶即事》 |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 |
南宋 | 范成大 | 《祭灶词》 |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 |
除夕 | 北宋 | 苏轼 | 《守岁》 |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
宋 | 席振起 | 《守岁》 | 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岁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 |
唐 | 李世民 | 《除夜》 |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 |
骆宾王 | 《西京守岁》 | 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 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 ||
清 | 赵翼 | 《除夕》 | 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 | |
新春 | 北宋 | 王安石 | 《元日》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元代 | 赵孟頫 | 《岁月》 | 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地落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 |
上述这些诗词中,王安石的《元日》是必须要掌握的,其在民间流传最广,也是公基出题最频繁的考点。如:
2017-湖南张家界-三支一扶-60.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屠苏是指( )
A. 房屋
B. 酒
C. 苏州
D. 庄稼
【答案】B
【解析】“屠苏”是指屠苏酒,说在爆竹声中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阖家欢饮屠苏美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风俗。故本题选择B选项。
2016-河北承德-78.下列语句中,( )描写的是中秋佳节。
A.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节日常识。A项诗句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描写的是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B项诗句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C项诗句出自清代符曾的《上元竹枝词》,全文是“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描写的是元宵节的场面。D项诗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我独自一人在他乡做客,每遇到美好的节日,我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现在人们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因此本题选B。
2016-淮北相山-单选-5. 宋代王安石有一首诗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描写( )
A. 春节
B. 元宵节
C. 寒食节
D. 重阳节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