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观点】
孩子负责考试,家长负责志愿。这正反映了高中教育存在的一类问题,生涯规划教育缺失仅是表象,深层原因是学生缺乏自立自理能力。家长和老师应做孩子的“神助攻”,但不能包办,还是把报志愿的权利多给孩子一些吧!
【原因分析】
志愿填报,无疑是一场“人生大选”,每一个选项都代表一种可能性。所以,每一笔志愿的填写,都存在偶然和机遇的成分。
考生可以填报多个志愿,不至于一条道走到黑,然而,多条选择让很多考生难免无所适从,便出现家长甚至亲友团的越俎代庖。更糟糕的是,懵懂的孩子被格式化功利心的家长挟持,把所谓的志愿变成“被志愿”。
【应对措施】
1、家长应该把填报志愿的全力多留给孩子,可以提出合适的建议,但不能群全代劳。哪怕孩子现在很懵懂,也要让他们迅速清醒过来,作出忠于内心的选择。
2、孩子也应该从内心出发,对大学、求知、人生做一次清澈的想象和梳理,从真实的好奇、本色的兴趣、不带杂质的喜好出发,把这些专属自己的志与愿,跟作为选项的大学、专业精确地连接起来,在志愿的菜单中精准选择。
3、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前置到高中阶段。老师也应帮助学生找到明确的兴趣点和想要学习的专业,为顺利填报高考志愿奠定基础。
【总结】
选择专业选择学校是对自己未来从事职业的首次选择,需要慎重。爱一行干一行是福气,干一行爱一行是智慧,干一行怨一行是赌气。个性、爱好与职业高度匹配,工作着便幸福着。有一点一定要坚信,真正的“大幸福”一定是超越个人幸福的。满足于衣食无忧,一生苟且,精神缺乏境界,心灵在低层次中挣扎,是很难有幸福感的。“志不立则天下无可成之事”,要立大志立长志。将目光投向未来,就不会为眼前的选择而纠结。
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但很多专业知识具有通识性和基础性,学非所用和用非所学的情况并存是无须也无法刻意避免的事。尤其是本科教育,不能太执着于专业性,要为学生未来人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