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教师笔试

首页 >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 教师笔试

2022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综模拟题235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 | 2021-07-16 14:35

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进步的暂停现象,这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回退现象

  2.“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 )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二因素论 D.教育万能论

  3.法国小说家左拉的小说《陪衬人》描述了一些有钱人的小姐、太太们专找一些长的比较丑的没什么特点的人,经常带在身边,出没于公共场合,以显示自己,这是利用感觉的( )。

  A.同时对比 B.继时对比

  C.感觉适应 D.感觉补偿

  4.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与教学效果存在着(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零相关 D.无法确定其关系

  5.测验的可靠性即( )。

  A.难度 B.广度

  C.区分度 D.信度

  6.下列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措施”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B.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训练

  C.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D.运用启发方法调动积极、主动性

  7.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是指( )。

  A.学习策略 B.学习动机

  C.学习准备 D.学习迁移

  8.6—11岁儿童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待他完成任务,他们追求完成任务会获得成就感和赞许,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 )。

  A.勤奋感 B.自主性

  C.主动性 D.信任感

  9.人们在研究中发现:成就动机水平不同的人,归因倾向不一样,归因后的行为表现不同,成就动机水平低的人在失败时往往把原因归于( ),容易灰心丧气,产生无助感。

  A.努力不够 B.运气不好

  C.能力不足 D.任务太难

  10.在教师对待学生的不同态度中,普遍受学生欢迎的是( )。

  A.对立型 B.权威型

  C.放任型 D.民主型

  【参考答案】

  1.C

  【解析】通常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 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考查高原现象的含义。故本题选C。

  2.A

  【解析】“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霍尔的观点。故本题选A。

  3.A

  【解析】同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同时对比现象。题干中描述的是小姐们、太太们与比较丑的人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让人觉得太太们、小姐们漂亮。故本题选A。

  4.A

  【解析】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思维的条理与他们的教学效果有很高相关。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越高,教学效果越好。故本题选A。

  5.D

  【解析】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故本题选D。

  6.A

  【解析】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故B选项的说法正确。(2)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故D选项的说法正确。(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故C的说法正确。(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A选项属于无关选项。故本题选A。

  7.C

  【解析】学习准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考查学习准备的含义。故本题选C。

  8.A

  【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分别为:(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对羞怯感(1.5—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小学儿童处于6—12岁之间,该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为勤奋感对自卑感。故本题选A。

  9.C

  【解析】成就动机水平高的学生倾向于将归因于努力不够;成就动机水平低的人倾向于将其归因于缺乏能力。当人们失败的时候归因于能力不足时,容易灰心,会产生一种习得性无助。故本题选C。

  10.D

  【解析】师生关系包括权威、民主、放任三种类型,民主类型的师生关系最为科学,最受学生喜爱。故本题选D。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