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每日一练

首页 >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 > 备考技巧 > 每日一练

2021福建事业单位公基知识 | 每日一练(1.19)

福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 2019-01-19 15:37

收藏

  单选

  1. 改革开放以来,从“四个现代化”到“三步走”,从“两个文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五位一体”,都体现了我们党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的递进展开,都对各个时期党和国家全局工作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我党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的递进展开,最主要体现了:

  A.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B.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D.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题干表述了我国发展思想发展战略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断深化,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不断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上升性,说明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此,选择D选项。

  2. 我们通常讲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对于“底线”,正确的哲理理解是:

  A.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B.事物量变的最佳点

  C.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次要方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度是标志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指出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底线”是指引起事物质变的量的临界点。因此,选择A选项。

  3. 2018年1月5日,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了“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的典故,来深入阐述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等重大问题,下列说法中与“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哲理相同的是:

  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②见一叶之落,知岁之将暮

  ③于安思危,危则虑安

  ④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立统一规律。“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指的是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在平日时时预防着意外事变的发生,以免遇到灾害、战乱时无法应付,危及国家民族,即居安思危之意,①③两项属于居安思危,当选。②项“见一叶之落,知岁之将暮”指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④项“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是指高级领导人是从基层工作干起的,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练干部的品质,考验干部的毅力。因此,选择A选项。

  4.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胚虽长,断之则悲。”“续凫断鹤”意在强调:

  A.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规律

  B.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C.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胚虽长,断之则悲。”出自《庄子•骈拇》。其含义是:野鸭的腿虽然短,但要给它续上一段,也会使其痛苦;鹤的腿虽然长,但若截掉一段,也会使它悲痛。后用来比喻无论什么事物都要顺应自然规律。观察选项,只有A选项是强调尊重规律、顺应自然规律。A项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5. 下列各项不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A.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

  B.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C.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知识并选错误项。唯物主义基本形态包括:1.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2.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由此可知,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不属于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A项错误。

  自然科学唯物主义亦称自然历史唯物主义或自发唯物主义。是指自然科学家在科研实践中自发生成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的自发性、不坚定性和不彻底性,使一些自然科学家在解释他们的成果时有可能偏离唯物主义,在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夹击和影响下,甚至放弃这种唯物主义观点。

  因此,选择A选项。

  6. 稳如泰山,忽视了:

  A.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绝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

  D.运动是相对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但是,在物质运动中又包含着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静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判断一个物体是在静止中还是在运动中,必须选择合适的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同。题干中的“稳如泰山”只强调了泰山的相对静止,没有体现绝对运动。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7. 我国古代哲学名著《老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是:

  A.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质变和量变是辩证统一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有”和“无”是一对矛盾,“难易、长短、高下、前后”均体现矛盾,“相生,相成、相形,相倾……”是矛盾相辅相成的表现,体现的是矛盾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因此,选择A选项。

  多选

  8.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B.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C.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

  D.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列宁的物质定义,从物质和意识的矛盾关系出发,指出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和独立性,以及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派生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从而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了物质具有可知性,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了物质形态多样性和物质特性的惟一性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因此,选择ABCD选项。

  9. 从有线通信到无线通信,再到现在5G即将商用,人类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运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表明:

  A.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B.人类认识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C.实践锻炼并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D.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A项: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人类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运用体现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人们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从有线通信到无线通信,再到现在5G,体现出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项正确,当选。

  B项:认识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B项错误,不当选。

  C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正确思想、科学认识都是由于实践的需要,并且在实践中产生的,实践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人类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从有线通信到无线通信,再到现在5G即将商用,一步步科技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认识。C项正确,当选。

  D项: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最终目的与归宿。实践也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只有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自觉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认识是实践的目的”表述错误,D项错误。

  因此,选择AC选项。

  10.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B.事物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C.人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

  D.事物的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北宋晏殊的《浣溪沙》,意思是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好像是似曾相识。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

  A项:“花落去”“燕归来”虽然使人无奈,但是同样的无法改变,春天的景色虽美,但是面对时间的流逝无法挽留,体现了季节变化的规律性。A项正确。

  BCD项:“无可奈何”体现面对春天的流逝虽然无可奈何但又无法挽留的心情。体现的哲理是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在它的不可抗拒性。BCD项正确。

  因此,选择ABCD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