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阻断疫情传播扩散渠道,保障广大考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中心决定暂缓2020年第1次卫生健康行业职业技能全国统一鉴定工作(4月18-21日),恢复全国统一鉴定工作的时间将根据国家疫情防控要求另行通知。
虽然因疫情影响2020年4月份考试延迟,给予考生复习学习的时间更加充分,网络课程+题库训练刷起来, 考试报名所需资料提前准备妥当一次考过, 我们与您守卫健康“疫”起前行。
目前属于备考阶段,由于疫情的影响,备考时间更多了,对于新考生来说,懂得学习规划尤为重要,合理分配好时间,把握章节重点内容,已经帮各位小主备好了历年的高频考点,拿走不谢哦!
健康管理师考试须知
健康管理师考试基础知识部分考试大纲一共分为十六章,六十小节,实践技能部分一共分为四章,九小节。
其中理论考试以常见慢性病知识、健康教育学、营养与食品安全、身体活动基本知识、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为考试重点。理论考试的内容中有掺和实践技能部分的知识,主要内容以实践技能部分第二章健康风险评估和分析为主,两门科目的内容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贯通的。
本文主要勾画慢性病的高频考点
1.慢性病致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表现为一种疾病长期持续存在的状态,主要特点包括:①病因复杂,其发病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②起病隐匿,潜伏期较长,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③病程较长,随着疾病的发展,表现为功能进行性受损或失能;④难以治愈,疾病一旦发生,表现为不可逆转,很难彻底治愈;⑤预后较差,疾病后期致残率和致死率高。
慢性病致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吸烟
(2)过量饮酒
(3)不合理膳食
(4)缺乏身体活动
(5)其他因素(不良心理精神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因素)
慢性病主要社会危害(掌握)
①慢性病严重危害居民健康,慢性病发病率高、病程长、预后差、并发症多、残疾率和死亡率高。②慢性病不断加重经济负担。
2.高血压
(1)高血压的概念
高血压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是冠心病、脑血管病、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常见症:脑猝死、心梗、心衰、慢性肾病。
(2)高血压诊断标准(重要):经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
(3)血压测量的主要方式:
血压测量三种方式:诊室血压、自测血压、动态血压。
诊室血压测量方法:1)仪器:袖带式电子血压计2)准备:二平(心情平静、上擘及血压计与心脏处于一个水平3)袖带(袖带:上臂袖带下缘在肘弯上2.5cm.4)四定(收缩压柯氏间第一音、舒张压第五音、计数以凸面顶端为准、取偶数)
自测血压方法:1)新诊断高血压,建议家庭自测血压连续7天,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测3遍;去掉第1天值,据后6天血压平均值,为治疗决定提供参考2)血压稳定后,建议每周固定一天自测血压,于早上起床后1小时,服降压药前测量坐位血压3)血压不稳定不达标者,建议增加自测血压频率。
动态血压
概念:指患者佩戴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的24小时血压。
标准:24小时平均值<130/80,白昼平均值<135/85,夜间平均值<125/75,正常情况下,夜间血压均值比白昼血压均值低10-15%
(4)高血压危险因素:
1)高钠、低钾膳食
2)体重超重和肥胖
3)饮酒
4)其他危险因素
3.恶性肿瘤
(1)恶性肿瘤的流行状况
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是肝癌,其次是肺癌和胃。
(2)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1)恶性肿瘤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大体可分为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及后天环境因素。少数癌症的发生主要和遗传及先天性因素有关,但大多数癌症,主要和后天环境及个人生活方式因素有关。
主要危因:不合理膳食、吸烟、体力活动不足、病原体感染(15-20%癌症与病原体感染有关,幽门与胃癌;乙肝与原发肝癌;人乳头瘤状病毒HPV与宫颈癌;EB病毒与各种淋巴细胞肿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非霍奇金淋巴瘤)、遗传和基因因素、职业暴露、环境污染和精神心理因素;吸烟、HBV感染、膳食不合理、职业危害、其他环境因素
2)我国癌症主要危险因素分别是
①吸烟②乙型肝炎病毒及其他病毒感染③膳食营养因素④职业危害⑤其他环境因素
4.糖尿病
(1)糖尿病概念: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2)糖尿病分型:1型、2型、其他特殊类型、妊娠糖尿病。
(3)糖尿病诊断标准(重要):三中任一项: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中,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水平≥11.1mmol/L。
(4)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重要):
1)遗传因素
2)肥胖或超重
3)体力活动不足
4)膳食因素(高热量饮食)
5)早期营养不良
6)糖耐量损害
7)胰岛素抵抗
8)高血压及其他易患因素
5.冠心病
(1)冠心病概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阻塞,或在此基础上合并痉挛,以及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梗死的一种心脏病。
(2)冠心病的分型:
1)分为5类: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
2)分为2类: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猝死)和慢性冠脉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正常的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
3)诊断:典型的心绞痛,或发生心肌梗死,临床可基本明确诊断。
4)典型的心绞痛特点(重要):
诱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心动过速)
部位及放射部位(胸骨体上中段的后方,也可在心前区,放射至左肩、内侧臂至小指及无名指,或至颈部、咽部、下颌骨;心前区范围如手掌大小、界线不清)
性质(压迫、紧缩或发闷,有时有窒息和濒死感)
持续时间及缓解(疼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1-5分钟缓解,偶达15分钟,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而缓解)
5)急性心梗症状:胸痛较心绞痛更剧烈,呈压榨性或绞榨性,难以忍受,有濒死感,烦燥不安;部位及放射部位与心绞痛相同,持续时间持久,多在半小时至几个小时或更长,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需要使用麻醉性镇痛剂。
诊断: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和血清酶的升高。
6)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和高胆固醇血症、超重和肥胖、糖尿病、生活方式(吸烟、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少)、多种危险因素联合作用(血清胆固醇大于等于6.46mmol、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有吸烟史)、其他(家族史)
6.其它常见慢性病
(1)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2)脑卒中
(3)超重和肥胖概念及判断标准
(4)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原因:
遗传、饮食、活动、心理、社会、经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