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教师考试大纲

首页 >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 > 招考信息 > 考试大纲

2020福建教师招聘笔试大纲新增知识点(教育综合知识)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 | 2020-02-14 09:15

收藏

  教育学新增部分

  教育与社会人口

  人口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教育是延续人类的基本活动,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一、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一)人口的数量和增长是决定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事业的大扩展虽然与多种因素有关,但人口的增长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每一个新增成员都是一个终身学习者。现有人口中,23岁以下的人口占5亿以上,从扫盲角度来看,1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1.8亿文盲和半文盲,还需要给成人继续教育提供条件。同时,人口的增长又主要在不发达地区,我国人口正以每年2千万的速度增长。

  如果教育经费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教育规模必然扩大;如果教育经费不能增长,必然导致两种结果:一是限制教育事业的发展,降低入学率;二是保持入学率,而降低生均经费。这两种情况都有损于教育的发展。现在许多不发达国家所面临的正是这样的难题。

  (二)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人口的质量是指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

  人口的质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直接影响是指入学者已有的水平(个体发展的重要的内部条件)对教育质量的总影响;间接影响是指年长一代的人口质量影响新生一代的人口质量,从而影响以新生一代为对象的学校的教育质量。他们通过遗传和对青少年的养育过程来影响受教育者,还通过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和协调程度来影响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其次,全社会人口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人口的文化结构,作为大的背景对学校教育起着间接的作用。

  (三)人口的结构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人口的自然结构:人口的年龄、性别等;

  人口的社会结构:人口的阶级、文化、职业、民族等。

  (四)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响

  在社会上,人口是处于流动状态的,人口有多种流动:城乡间、贫困向发达地区、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流动等。这种流动影响到教育的规模、各地域教育的差异性、目标的制定、人才的培养、结构的选择、移民教育等方面。

  二、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

  (一)控制人口的数量

  一个国家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其原因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刺激了家庭对教育的需要,而家庭教育需求的提高增加了抚养儿童的费用,这就能起到控制生育率的作用;教育程度的提高,也能改变人们传统的“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和家庭观;教育程度的提高,也增加了育龄妇女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需求,减少了生养子女的时间和精力。

  (二)提高人口的质量

  教育在提高人口的质量方面的功能首先表现在对青年一代的培养。其次还表现在对成年人的教育上。

  (三)改善人口结构,调整人才构成与流动

  变无序流动为有序流动,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

  心理学新增部分

  创造性及其培养

  一、创造性

  (一)创造性的含义

  一般认为,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新奇独特意味着能别出心裁地做出前人未曾做过的事,有社会价值意味着创造的结果或产品具有实用价值或学术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流畅性:流畅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在短时间内产生的观念多,流畅性大。该特征能反映个体的心智灵活、思路通达的程度。

  2.灵活性:灵活性是指摈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而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也叫思维的变通性。例如让被试“举出报纸的用途”,如果回答“阅读”“学习”“获取信息”, 就只是把报纸的用途局限在了“阅读材料”上,而如果回答“包东西”“折玩具”等,则范围更加广泛,变通性也就比较大。

  3.独创性:独创性是指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能力,以及重新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

  (三)创造性思维四阶段论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做前期准备的阶段。由于对要解决的问题,存在许多未知数,所以要搜集前人的知识经验,来对问题形成新的认识。从而为创造活动的下一个阶段做准备。

  2.酝酿阶段

  酝酿阶段主要对前一阶段所搜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消化和吸收,在此基础上,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以便考虑解决这个问题的各种策略。在这个过程中,有些问题由于一时难以找到有效的答案,通常会把它们暂时搁置。但思维活动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这些问题会无时无刻萦绕在头脑中,甚至转化为一种潜意识。

  3.豁朗阶段(顿悟阶段)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准备和酝酿,思维已达到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会进入一种豁然开朗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灵感。

  4.验证阶段(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把通过前面三个阶段形成的方法、策略,进行检验,以求得到更合理的方案。这是一个否定——肯定——否定的循环过程。通过不断的实践检验,从而得出最恰当的创造性思维过程。

  (四)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环境

  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家庭、学校气氛民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智力

  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上述关系表明,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3.个性

  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个性特征:

  (1)具有幽默感;

  (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4)喜欢幻想;

  (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6)具有独立性。

  二、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进行丰富的想像,不必拘泥于常规的答案。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发散思维训练。

  (2)推测与假设训练。

  (3)自我设计训练。

  (4)头脑风暴训练。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二、心理评估

  (一)心理评估的含义

  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心理评估既可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如各种心理测验,也可以采用非标准化的方法,如评估性会谈、观察法、自述法等。

  (二)心理评估的方法

  1.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一种特殊的测量,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的程序。测验通过测量人的行为,去推测受测者个体的智力、人格、态度等方面的特征与水平。

  2.评估性会谈

  评估性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教师通过评估性会谈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也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情绪、态度施加影响。这种会谈法的优点有:在会谈中可以当面澄清问题,以提高所获得资料的准确性,通过观察会谈过程中双方的关系及学生的非言语行为,可以获得许多重要的附加信息。

  此外,观察法、自述法等也是心理评估常用的方法。其中自述法是通过学生书面形式的自我描述来了解学生生活经历及内心世界的一种方法,日记、周记、作文、自传、内心独白都是自述法的具体形式。

  除了运动一些具体的方法之外,辅导老师还会运用一些专业的技术。

  (1)倾听;(2)鼓励;(3)询问;(4)反映。

  第二节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小学生中易产生的心理障碍

  (一)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儿童多动综合症

  儿童多动综合症,是小学生中最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多在7岁前就有异常表现,男性儿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多动症儿童行为的主要特征是:(1)活动过多。(2)注意力不集中。(3)冲动行为。

  多动症的原因可能有:(1)先天体质上的原因,如产前、产中和产后缺血、缺氧引起的轻微脑损伤和遗传因素的作用。(2)社会因素。不安的环境可能引起他们的精神高度紧张。如父母的经常性批评等。

  多动症的治疗方法如下:(1)多动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2)行为疗法。采用各种行为疗法的重点在于培养和发展其自制力、注意力。可用强化奖励法、代币法等。(3)自我指导训练的方法。即发展儿童的自我对话,加强内部言语对自身行为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2.学习困难综合征

  学习困难综合征在小学生中比较多见。

  学习困难综合征的主要表现包括:缺少某种学习技能;诵读困难;计算困难;绘画困难;交往困难。

  3.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儿童过度焦虑反应是儿童情绪障碍的一种表现。在小学生中以女生的过度焦虑反应较为多见。过度焦虑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甚至惶恐哭闹,显得很不安宁。儿童过度焦虑反应同患儿的焦虑性人格特质以及家庭环境影响有密切关系。患儿焦虑性人格的一些表现,如敏感、犹豫、多虑、缺乏自信等,往往在其父母身上也可以找到。家庭或学校教育中期望过高、要求过严等不适合儿童水平的教育措施,也容易加剧儿童的焦虑反应。

  焦虑症的治疗方法有:(1)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等方法。(2)采用认知校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如:“我能应付这个考试。”(3)锻炼学生的性格,提高挫折应对能力。

  4.儿童厌学症

  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情绪上的失调状态。儿童厌学症作为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厌学的儿童对学习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闷,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儿童厌学症既然是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就必须采取教育治疗、家庭治疗和社会治疗的方法予以矫正。

  5.儿童强迫行为

  儿童强迫行为是儿童情绪障碍的又一表现。强迫现象在正常儿童的发育过程中也看到。儿童强迫行为在小学高年级男生中较为多见。

  主要表现:(1)强迫洗手;(2)强迫性计数;(3)强迫性自我检查;(4)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

  二、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以下所列的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都属于心理辅导与治疗的适用范围。

  1.焦虑症

  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这是将焦虑作为一种独立的神经症来看。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对于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

  2.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个体由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有严重的焦虑感。

  抑郁症的表现:(1)情绪消极、悲观、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对生活的乐趣;(2)消极的认知倾向,低自尊,无能感,对未来没有期望;(3)动机缺乏、被动、缺乏热情;(4)肢体疲劳、失眠、食欲不振。

  抑郁症产生的原因:(1)行为主义者认为是由于多次不愉快的经历、生活中缺乏强化鼓励造成的。(2)精神分析派认为来源于各种丧失和失落(失去爱、失去地位)。(3)认知派认为,抑郁源于个人自我贬低式的思维方式或者不适当的归因方式。

  治疗方法有:(1)首先要给当事人以情感支持与鼓励。(2)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调整当事人消极的认知状态。(3)积极行动起来,从活动中体验成功与愉快。(4)服用抗抑郁药物。

  3.强迫症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

  森田疗法,采取“忍受痛苦,顺其自然”的态度。治疗强迫行为的另一种有效的方法是“暴露与阻止反应”。

  4.恐怖症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怖症。中学生中社交恐怖症较多见。

  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最好要及时进行。

  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人格障碍是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的产物。

  6.性偏差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性心理障碍。

  7.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其中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不当而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可采用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予以矫正。

  8.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思睡、睡行症、夜惊、梦魇等。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来治疗失眠。

  三、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一)含义

  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二)目标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三)途径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⑥小组辅导。

  (四)原则

  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向全体学生原则;

  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4.学生主体性原则;

  5.个别化对待原则;

  6.整体性发展原则。

  四、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一)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

  1.强化法

  2.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3.行为塑造法: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4.示范法: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榜样),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

  5.惩罚法:处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

  6.自我控制法: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二)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训练(雅各布松首创)

  全身松弛法,或称松弛训练,是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对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

  2.系统脱敏法(沃尔朴首创)

  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3.肯定性训练

  也叫自信训练、果敢训练,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 公开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请求:请求他人为自己做某事,以满足自己合理的需要。2.拒绝:拒绝他人无理要求而又不伤害对方;3.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三)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他提出了一个解释人的行为的ABC理论。

  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个体对A的信念、观念。

  C:个体对A的信念、观念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D:驳斥

  E:新观念

  可是许多人只注意A和C的关系,而忽略了C是由B造成的。B如果是一个非理性的观念就会造成负向情绪。若要改善情绪状态,必须驳斥非理性信念,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这就是浓厚教育色彩的心理治疗法。

  例:【ABC理论的心理治疗实例】

  A事件:考不好,受父母训斥

  B观念:同学会取笑我,丢面子

  C情绪:难过,沮丧

  D驳斥:这只是我的主观想法,同学怎么会取笑我呢?即使有人取笑,难道我就无法忍受?

  E新观念:可能无人取笑我;被取笑只是一时,只要用功,成绩可以改善;何况我还有其它长处。

  五、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学生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

  自我调适的方法主要有放松训练、认知压力管理、时间管理、社交训练和态度改变、归因训练、加强身体锻炼等。这里主要谈以下三点:

  1.观念改变。学生要学会正确看待学习,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树立信心;正确认识自己,勇于接纳自己。

  2.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更加内控的人,把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积极认知,理智、客观地看待压力对自身的影响,形成面对压力的良好心态。

  3.合理的饮食和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二)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1.学校积极开展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卫生教育课。教给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和调试心理的方法。

  2.学校组织专门的心理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3.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意穿插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4.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杜绝教师伤害事件的发生。

  (三)与家长合作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原因在于家长和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作用。

  1.学校积极与家长配合,通过班会等形式,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针对问题进行积极交流。

  2.学校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该为家长提供支持,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提出建议。

  3.国家采取切实措施,重视优化学校周边环境,打击不良媒体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侵蚀。创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